推门泥巴路,举目望去是一片荒山…贫穷落后是昔日头道水村的真实写照。

头道水村全景
在卡房镇北部的头道水村,大部分处于山区或半山区。因为山区缺水少肥,过去村民主要种玉米,人均收入不到1000元。
”“那时候,我想得最多的是基础。道路通了,人的心就通了,致富之门自然就通了。”据头道水村党总支书记王兴发介绍,头道水村从水泥路、蓄水池、农村电网改造工程开始,尤其是在村级“四位一体”工程的带动下,基础设施建设如火如荼,取得了显著成效。
平坦的道路
”“仅靠环境变化是远远不够的,主要是人们观念和意识的转变。为了使人民放弃传统种植,调整产业结构,改种效益较好的蔬菜,这种转变过程并不顺利。王兴发告诉记者山里种菜,乡亲们都不肯轻易吃这“第一口螃蟹”。王兴发为打消村民们的顾虑,以集体流转土地的方式,带头大量种植适合本地生长的马铃薯,村民们见效益后纷纷跟随种植。”帮着我们种菜,还安排我老婆在冷库打工,一年挣四万多元,现在我家一年挣十几万,去年终于脱掉了贫困的帽子,真得感谢我们的引路人——王兴发书记。”扶贫工作队黄子兵激动地说。